北京12330: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2016-06-28 09:50:15

2013年8月19日,对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怡和嘉业公司)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当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称ITC)宣布对怡和嘉业公司发起“337调查”。“我们得知这一消息时,好像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怡和嘉业公司知识产权部高级经理杜祎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怡和嘉业公司刚刚成功打开美国市场,正准备大干一番,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杜祎程深知“337调查”的杀伤力,不要说打赢,单单是应诉,对一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怡和嘉业公司特别是知识产权部如临大敌,所有的同事迅速被动员起来。

此时,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下称北京12330)正在网上公开征集海外维权援助项目,杜祎程得知这个消息,在仔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心中燃起一丝希望,随后立即准备并提交了申报材料。此后,在北京12330的积极支持下,2014年12月,怡和嘉业公司在此次“337调查”的应诉中取得胜利 。“在应诉过程中,北京12330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组织专家论证应对方案,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很大帮助。”杜祎程谈及北京12330提供的支持时满怀感激 。

对症下药,解决企业“痛点 ”

怡和嘉业公司的遭遇只是众多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遭遇困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步伐的加快,北京市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据了解,仅在中关村园区,每年就有多家创新型、外向型企业发生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企业损失数亿元。企业维权数据、服务资源严重不足,企业自身维权能力有限,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有待提升这三大问题严重困扰着北京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影响到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12330自2013年以来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工作,组建包含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的协作平台和包含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志愿专家团队的支撑平台;建立了由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技术专家及法律专家组成的维权援助专家库;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和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国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截至目前,北京12330先后为十余家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及多家在“一带一路”国家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援助。

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北京地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为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提升能力,助力企业“走出去”

随着“双创”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参与全球竞争。针对中小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问题,北京12330在总结历年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及风险防范指导案例》;组织保护知识产权志愿专家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研究,并依托设立在创新创业平台的北京12330分中心、工作站,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论坛、沙龙等活动,推广海外维权援助工作成果,提升创新型中小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的能力和意识。

2015年,为进一步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北京12330围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组织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在借鉴国内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以“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

据介绍,今后,北京12330将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公益服务等手段,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专业服务力量,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提供综合保障,为创新型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记者 赵世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