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机关纵深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 常态化条件下的打防工作格局逐步建成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重危害群众切身利益、威胁生产生活安全、妨碍企业创新发展,社会民众深恶痛绝。针对群众和企业最关心、最痛恨的制假售假问题,全国公安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为国打假、为民打假”信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完善专业手段和协作机制建设,常态化条件下的打防工作格局逐步建成。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万名,涉案总价值逾83亿元。
特别是去年11月28日至今年1月31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春雷”行动,重点打击突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强力整治领域性、地域性造假顽疾,先后摧毁286个区域性犯罪源头及其供销网络,捣毁犯罪窝点5970个,破获假冒食品药品、妇幼日化、建材机电、汽配家电等突出领域犯罪案件2061起,产生极大震慑效应,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开创打击规模性犯罪新战法
工作中,公安机关坚定打击主业,勇于开拓创新,针对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链条化、产业化、跨区域的特点,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强化数据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以全环节、全链条精确打击为指向,探索实践情报导侦、区域联动、集约打击的新策略,以云端打击为主战模式,开创了公安机关打击规模性犯罪的新战法,取得显著战果。如去年利用“云端系统”顶层组织研判,集中下发线索,部署开展全国一体化集约打击假酒犯罪系列行动,共破案2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98名,捣毁犯罪窝点457个,缴获各种品牌假酒81.8万瓶,案值9.56亿元,形成“全国打、打全国”的围剿态势。
夯实打假工作基础
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公安机关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夯实公安打假工作长远发展的根基。去年,公安部会同国家烟草专卖部门联合建设的首个涉烟违法犯罪研判室正式启用,集数据合成、情报扩线、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专项实战应用平台投入使用,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判生成38条特大跨地域案件线索,部署27省公安机关导侦扩线集中收网,破案1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3名,捣毁犯罪窝点169个,案值12.7亿元。
同时,省市两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起与各行政执法部门间信息分享、情报交换、联合行动的打击防控新格局。两年来,行政执法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500起,形成打防犯罪执法合力。
此外,公安机关还通过建立黑名单库实现监控预警、联合电商企业共同研发类罪监测模型、提升打假溯源等刑事科学技术水平、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夯实打假工作基础。
为中外权利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公安机关将推进警企协作作为提升打击、延伸保护的重要途径,着力改进工作措施,为更多的中外权利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一方面,通过走访企业、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绿色通道等方式,倾听企业呼声和建议,向企业提供防范侵权和维权的指导帮助,协助企业主动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发生,切实保护权利人企业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和依法保护,不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工作。去年以来,全国共破获涉及国外品牌的案件数量占全部破案总数的40%,涉及14个国家的179个品牌,以实际行动保护在华各国、各类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利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加大国际执法合作力度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国际执法合作,与国际刑警组织以及美国、欧盟等3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执法机构建立起合作渠道,积极开展通报案件线索、协助调查取证、开展联合行动等多层面合作。
应国际刑警组织邀请,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连续参与其发起的打击互联网假药犯罪“盘古”行动、打击侵权假冒和非法物品贩运“链条”行动。迄今中国公安机关已参与18期国际刑警组织发起的国际执法行动并发挥主导作用,国际反响积极。同时,联合美国警方成功开展“9·26”跨国制售假冒防伪标识案、“7·29”跨国制售假冒汽车气囊案、“7·7”跨国制售假冒名牌箱包案等系列联合行动,铲除了一批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链条网络。
据介绍,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秉持“长期作战、强力遏制”指导思想,着力提升打击效能,坚决遏制突出犯罪,保持高压严打力度声势,坚定守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全力打出一片加强产权保护、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民生安全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