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路小学:知识产权让孩子们放飞梦想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6-05-06 14:57:22

“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2004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下称滨湖路小学)建校之时,校长王瑾写下了这样诗情画意的文字:“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让孩子的梦扬帆启航。”

一走入滨湖路小学,你就会被其别致的校徽所吸引。“这个校徽既形似一只小小的帆船,带着孩子的梦想扬帆启航,又像在摇篮中的婴儿,开始了启蒙教育的征程。”王瑾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05年,学校就将校徽和“梦开始的地方”作为组合,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并将这套商标组合使用于竞赛、展览、表演、图书等方面。

拨动琴弦 传承非遗文化

在滨湖路小学的校园中,一间教室传出悠扬的乐曲,细听其音色,又不像是常见乐器所奏。循着声音走去,11名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演奏着特殊的乐器——独弦琴。在场老师告诉记者,独弦琴的奇妙之处在于只有一根琴弦,演奏者通过右手有技巧地弹、挑,配合左手对游戏杆的拉、推等一系列动作,使其奏出完整的乐曲。对于独弦琴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更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演奏中,同学们指法熟练,动作优雅、整齐,一曲终了,令人回味。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基础。在滨湖路小学拍摄的寻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人的校园节目中,两位小主持人深入山中,向天琴传承人学习演奏技巧,向观众详细地介绍了壮族天琴艺术。据介绍,滨湖路小学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对一些学生进行民族古典乐器教学,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为此,王瑾还亲自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王瑾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思考,滨湖路小学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族弹拨乐团,于2006年起先后引进古琴、天琴、独弦琴等古老的民族乐器,组织了近千名学生参与学习,各乐团多次登上国际、国内舞台,让民族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广为传播。学校更是被授予全国古琴教育基地、独弦琴教育基地等称号。

启迪思想 营造创新氛围

纸能承载多重?在滨湖路小学的校园展示窗里,特殊结构的纸凳上放着10千克的重物,而这是科技节中滨湖路小学所有学生制作的可以在一定面积下承载最重物体的纸质架构,还在“滨湖蓝”杯校园吉尼斯纪录中榜上有名。原来,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发挥创意,运用自己的智慧刷新学校纪录,名登校园吉尼斯英雄榜。一些毕业学生的作品还依然在学校的展示厅里等待着后来者的超越。而在学校室内舞台的上方,由多个星球组成的星空跃然眼前,据介绍,如果有学生的创意足够好或取得了突出成就,就可以获得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滨湖星球。“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励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创新。”滨湖路小学教师沈毅告诉记者。

滨湖路小学还有自己的创客工作室,记者进去的时候,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用PVC管制作小工具。学生们几人为一组,一边听着老师的指导,一边迫不及待进行设计,十分活跃。在教师的周围,展示着往昔学生的作品,PVC管制作的竖笛、铁皮桶与多个轮胎组合制成的嘻哈风格的装饰物,每一件都十分独特。而在机器人工作室,已经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的老师在向小学生们讲着机器人制作的知识,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沈毅介绍,学校“梦之莺”机器人挑战队代表中国赴美国、韩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夺得团体银奖及最佳团队奖。

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学校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以教为主的学习方式,组成以年级为单位的知识产权学习群体——“梦之莺”少年科学院。科学院充分挖掘知识产权教育内涵、创新知识产权教育形式、整合知识产权教育内容,注重学生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达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滨湖小学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让学生时刻与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希望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在这里放飞梦想。”王瑾语重心长地表示。(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