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开展植物新品种示范调研项目研究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新雄 苏悦靖    2017-08-28 15:20:33

    说起种子大家都挺熟悉,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种子就是“命根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几千年前先辈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就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诗经·大雅·生民》《吕氏春秋》等书籍都记载有选种留种的方法并被后人沿袭采用。到了近现代,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人工开发新品种即人工育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让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材料,是农林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和战略性资源。植物新品种是通过人工选育和培育得到的具有新的、稳定的优良遗传性状的植物品种,它可以通过种子企业生产得到可以满足农林种植业需要的繁殖材料。植物新品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为了构筑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去年启动了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摸清植物新品种、专利等5大类知识产权资源的状况。

    1

    盘点植物新品种“家底”

    “盘点广西植物新品种的‘家底’,我们主要做好‘两清两定’工作。”课题组负责人杨学龙简要地概括了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摸清广西有多少与植物新品种相关的资源,包括有多少研究植物新品种的机构、研发平台、研究人员(包括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还要摸清植物新品种相关产业的情况,比如研究人员把新品种研发出来后需要对品种进行区域实验,看看它是否适宜在广西推广栽种,是否达到一定的目标产量和预期的质量,区域实验成功后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品种生产的过程就是品种种植业,就像广西现在种植水果、茶叶、木薯。种植业之后就是食品加工业。以广西的芒果为例,芒果“家族”庞大,有很多新品种,有些好的品种可以种几十万亩地,一个产品推广开来,每年的产值达到好几个亿,水果种植业的上游是种苗培育生产,下游是水果加工,育种、种植、加工这就是围绕植物新品种的相关产业,都是课题组盘点的内容。

    二是理清植物新品种产出的关系,广西历年有多少植物新品种产出,这些产出和现在需求是否匹配,现在开发的新品种是否能满足产业需求,现在产出的植物新品种是否都能买得到……除此之外,还有要理清植物新品种和教育、科技的匹配度,也就是说广西要保证持续不断地研发出好品种,就要保证政府有持续的研发经费投入,有投入才有产出,课题组将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其是否匹配。

    “还有就是如何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创造,即如何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育种人的权益。知识产权就是一种隐形资产,品种一旦推广其价值应该怎么体现到育种单位和育种家的收益上,这也是课题组需要关注的。”杨学龙说。

    2

    植物新品种保护亟待加强

    我国现有近1.7万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申请最多的省份达1700个。而截至今年6月,广西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仅为200多件。广西已推广的自己开发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大约有2500多个,大部分品种只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而没有申报植物新品种。需要明确的是,通过品种审定只是表明该品种获得了行政许可推广,而这在法律上并不是一种产权保护手段,最直接的保护手段就是植物新品种权,没有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就没法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意味着我区得到保护的植物新品种仅占审定推广品种总数的很少一部分。也表明广西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仍有待提高。

    “直白地说,那些没有申请保护权的品种,万一别人用你辛辛苦苦育出的新品种去繁殖生产种子卖了赚钱,即使你有证据证明你被侵权了也奈何不了他,没办法起诉。”课题组专家朱雪琼指出,不受保护的品种即使被侵权了也只能吃哑巴亏,没法用法律手段来维权。

    全国有一大半的省份植物新品种保护比较弱。广西目前植物新品种的管理工作由农业厅的种子管理局和林业厅的林苗推广站负责,他们在品种的审定方面比较重视,可对新品种保护的措施及相关的管理办法比较少。而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相对品种审定而言,新品种保护实施有很大难度。植物品种保护分类多,比如杂交水稻、玉米,大多数粮食作物都是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得到,它没办法自己留种,农民要种植就必须到种子公司购买,这属于专卖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育种单位和育种人的收益。

    而像水果和蔬菜类的品种就无法做到专卖性质导致难以掌控。广西每年推广的水果蔬菜新品种挺多。举个例子,芒果现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就有10多个,广西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发的芒果品种有80多号,这表明芒果的品种就有80多个,但现在全国只有一个芒果的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可见大家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是芒果的品种不是靠留种,基本上是靠在真木上嫁接获得,果农随便在哪个地方看到有长得好的芒果树便砍几条枝桠回来嫁接,这个品种就在民间交流推广了,品种从民间渠道流通也没经过登记。对这种直接把别人的品种拿过来用的侵权行为在民间很难阻止,也谈不上新品种保护。

    3

    “组合拳”呵护植物新品种

    “虽然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难度不小,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及外省一些有效的做法。”课题组另一名专家赵茂森表示,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可以让广西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有后发优势。

    课题组在广西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调研时发现,研发人员对于植物新品种权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比如广西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他们研究出了一个成果,可能自己去申请不统一向学校汇报,而学校对这一情况也没有过多要求。为此,课题组建议自治区政府起草一个植物新品种权管理办法,同时借鉴我区推动专利发明的政策,修订完善资助奖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入资金,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给予申请人一定数额的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的知晓率并主动申请资助和奖励;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在职称评定、岗位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另外,在品种权运用转化之后的收益能够给育种人、育种单位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区可以参考2016年国家科研收益转化法,给育种人、育种单位进行成果奖励,新品种可以通过“政府+企业”的方式去推广,实现种子供应的规范化,从而保证育种单位、育种人的收益。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在新品种开发方面做得挺好,有不少特色的品种,但目前在转化应用管理方面亟待完善,可以在推广的力度和模式方面多创新,借鉴北京、山东和河南的做法,出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

    “项目结题时课题组会撰写一个植物新品种权强区建设方案,内容包括资源目录,资源就包括教育、科技、产业资源、品种资源等。我们对植物新品种种植业、农林产品加工业的一些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报告,给政府做决策提供参考。围绕植物新品种配套相应的产业资源,做一个种植业的区域布局规划,比如规划全区哪些地市种芒果,哪些地方种植早熟的品种,哪些地方种植晚熟的,搭配起来使得产业利益最大化。”杨学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