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新进行到底——2017年全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亮点剪影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宋建元 李新雄 罗文彬    2018-02-08 10:11:06

    核心提示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已成为广西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2017年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单上,八桂儿女欣喜地看到:科技创新在全区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基本形成,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成绩的背后,是全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亮点一: 大刀阔斧,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在全国首次成功推行常态制

    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工程,在全国率先实行科技计划项目常年申报、季度评审。2017年全年共受理科研项目申报材料8163份,同比增长47.2%,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发达省市科技部门纷纷前来调研交流。

    科技奖励和决策咨询机制进一步完善

    修订印发《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是全国最早贯彻落实中央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制度的省区市之一。对155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自治区新聘请50名院士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

    科技管理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

    制定出台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内部管理流程》等文件,自治区层面初步确立了相互匹配、相互支撑、各有侧重的科技管理措施体系。

    科研院所和高校改革扎实推进

    进一步推动广西转制院所改革,组织22家转制院所、58家国有企业完成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启动实施中直院所重大技术成果落桂工程,下达就地转化项目6项,项目总投资3.13亿元。

    亮点二: 攻坚克难,科技创新有效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学研融合显著加强

    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

    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凝练实施了一批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我区有关单位参与的9项科技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1项为不公开的专用项目),获奖数量为近5年来新高。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成就

    截至2017年底,我区已有5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含在建)、51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2017年全年共培育出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水稻新品种36个、玉米新品种31个,甘蔗自主品种占有率超过30%。灌阳县“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两季合计亩产总量1561.55公斤,“吨半稻”再创世界高产纪录。

    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0家,总数达到1204家,较2016年净增长374家,增长率45.06%。启动“瞪羚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在自治区重点产业领域认定37家企业为广西“瞪羚企业”。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加快

    2017年全区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109项,同比增长22.1%;各地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5项,同比增长26.56%。2017年度广西技术输出和吸纳交易合同数合计5951项,合同成交额117.71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为71.24亿元,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4.38%和6.24%。

    亮点三: 凝心聚力,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创新驱动根基显著夯实

    全社会创新投入水平稳步提升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启动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科技计划经费和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共15.31亿元,同比增长87.8%。科技与金融结合取得新突破,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已有13家科创板挂牌公司;广西首家科技金融专业专责机构——桂林银行南宁科技支行成立。

    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科技计划经费和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

    15.31亿元

    87.8%

    高端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推动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6个人才政策文件,这是近年来我区实施力度最大、系统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制度创新。启动实施广西院士后备培养工程,启用广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度提高

    积极推动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广西联合基金,助推广西原始创新能力。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近1.1亿元,创历史新高。我区申报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大幅度增长,申报数较去年增长近10%;获得直接资助经费2.01亿元。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获得直接资助经费2.01亿元

    申报数增长近10%

    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增加

    出台《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4家科技创新基地纳入首批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新认定6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94家)和23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236家)。

    亮点四: 全力以赴,打造创新功能区,区域发展新动能显著增强

    高新区成为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实施高新区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新区数量达到12家。自治区批复同意以柳州、桂林、南宁、北海4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基础,建设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我区10个高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042.32亿元,完成营业总收入8280.81亿元。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9位,排在西部地区第3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得重大进展

    全力推动桂林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方案已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咨询委员会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桂林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3个备选地区之一。自治区设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批准柳州高新区(柳东新区)、全州县、灵川县、南宁市良庆区、凭祥市等5家为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单位。

    亮点五: 多管齐下,民生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惠民能力显著提高

    科技扶贫脱贫创出新路子

    实施科技扶贫示范工程,选聘2959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组成产业科技服务团队入村帮扶,服务农村合作组织6229个,培训联系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2.6万户(人),带动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7.8万户。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区科技特派员累计到贫困村开展实地科技服务7.28万人次共8.05万天,累计引进、示范推广优新品种3052个次、先进适用技术4722项次。

    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围绕打造“生态环保”创新名片的发展目标,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水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等各领域科技创新。加快节水、治污和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在南宁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中的集成应用,成功打造了南方丰水地区内河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那考河模式”。由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成立广西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卫生与健康科技稳步推进

    认定创建首批12个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设区市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外科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与防治策略”项目获得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颅颌面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术式,项目研究成果被编入国家医学教材推广应用。

    亮点六: 快马加鞭,加快融入区域创新网络,科技创新开放力度显著加大

    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开展

    积极实施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与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广西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经验获得国家认可。加快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与东盟国家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达到8个。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达到2326家,其中三分之一在东盟国家,我区创新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1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40多个(所)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构建中医药大健康国际创新圈备受瞩目

    加快推进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桂港澳与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共同发布建设合作圈的南宁倡议,引起各方关注。启动“药用植物4.0计划”,在未来3年内建立全球最庞大的药用植物多组学数据库。

    科技招商引智成效凸显

    全面实施科技招商引智引技专项行动,组织赴北京、武汉、安徽、陕西、湖南、上海、深圳等科技资源密集省市开展科技招商,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达成科技合作共识,引进国内一流创新资源汇聚我区。推动国家海洋局第四研究所落户北海。

    亮点七: 奋勇争先,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稳步推进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发布《广西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区域布局研究报告》和《广西知识产权(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导向目录》,为全国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首创性成果。与“泛珠三角”省区市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跃上新台阶

    5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产品为相关企业新增利润超6.9亿元。全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达到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73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216家。17家企业以专利权出质,质押融资金额1.30亿元,获得商业贷款1.03亿元。

    全面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

    2017年,全区拥有发明专利18277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81件

    同比增长27.23%,增长率居全国第9位

    发明专利申请37968件

    发明专利获授权4552件

    三种专利获授权15263件

    全区共申请三种专利56957件

    同比增长8.1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升级

    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全区科技(知识产权)系统全覆盖,全区拥有专利行政执法人员388人,同比增长53%;14个设区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在5个行业建立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建立了76家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受理维权援助案件65件,同比增长25%。

    亮点八: 精准发力,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迸发

    科技政策法规文件进一步完善

    自治区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把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创新驱动政策的督促落实,印发《广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任务分解表》,将创新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细化分解为200条,具体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自治区印发《关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人事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业、选派到企业创新创业,以及创新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等涉及的人事管理和具体手续问题。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分赛,共吸引846家企业报名参赛,有6家获得优秀企业奖。

    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持续加强

    开展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暨广西科技活动周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级各类科普活动,被评为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

    亮点九: 齐头并进,营造创新型广西新气象,全社会创新合力显著增强

    各地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南宁市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5%,全区创新驱动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增强。柳州市在全区率先出台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有效激发企业科技创新。

    各单位协同创新局面形成

    各部门和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开展重大创新基础施设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示范工程成功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国家数字经济重大专项。自治区财政厅通过新增增量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大幅度增加了对财政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