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桂圆——晶莹腴肉勾蟾魄 玉洁琼浆引蝶狂

来源:广西市场监管局        2024-06-25 16:19:33

桂圆亦称龙眼、圆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是华南四大珍果之一,在古代可谓上等珍品,皇室之贡品。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是中国的桂圆之乡,桂圆产品质量上乘,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人们除作水果鲜食外,大量加工成“桂圆干果”“桂圆肉”“桂圆罐头”等,尤以加工生晒桂圆肉出名,即是博白桂圆。博白桂圆肉色泽黄亮、肉厚、糖分较多,泡开果肉呈梅花形,汤色微黄透澈,气味芳香、清甜可口,享誉海内外。


桂圆又名龙眼,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果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苏轼在《摘龙眼》里赞颂说:“晶莹腴肉勾蟾魄,玉洁琼浆引蝶狂”,早在2000多年前,博白人就有种植龙眼树的习惯。

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十分适应龙眼的生长。石硖龙眼是当地产出的一种珍稀特优品种,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传说,“石硖”是“石夹”的意思,最早的龙眼树是从大石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树根被大石夹住,只好往深土层里钻,树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气”,结出来的龙眼果特别好吃。

桂圆在汉代以前即已栽培,传说南越王赵佗曾以桂圆进贡给汉高祖。博白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县,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迁徙的汉族系,他们勤劳智慧,喜好饮食,总能将食材发挥出极鲜的美味。早在1000多年的唐初时期,博白民间就盛行加工桂圆肉。深居这里的客家人,凭着精湛的工艺,加工出原汁原味的桂圆肉。

“北有人参,南有桂圆”不管是古代的医学论著还是当今的医学研究,都证明桂圆有着独特强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中医上认为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者脑力衰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近年来,博白县大力实施桂圆品牌化策略,着力打造精品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扶持牵引力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利用爱心助农、引进批发商、“微商+电商直播”等方式,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桂圆销售体系,拓展交易渠道,扩大销量。推动博白桂圆从家庭式的小规模种植发展到连片种植,从传统的土炉加工方式到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加工,从粗加工到深加工。

2010年,博白桂圆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5月,“博白桂圆”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2020年,“博白桂圆”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产品保护互认名单。2022年,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博白桂圆肉获评“点赞2022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点赞票数名列第二。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的品牌价值5.37亿元。

现有龙眼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5.6万吨,鲜果年产值约4.7亿元,从事桂圆加工人数10万余人,涉及农户约1.5万户,年加工桂圆干约700吨,年产值约8亿元。博白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桂圆肉加工集聚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