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广西商标注册增速跃居全国第八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玉洁    2025-05-07 10:16:32

今年一季度,广西商标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最新数据,全区商标申请量达2万件,注册量1.46万件,截至3月底,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57.59万件,同比增长9.77%,增速排名较2024年底提升2个位次,跃居全国第8位,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广西注册商标数量增速排名全国第8。

以全链条商标服务,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广西以“全链条商标品牌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在全区布局建设106个商标品牌指导站,开展近百场专项宣讲活动,推动15个商标受理窗口实现23项业务“一站式”集成办理。依托“广西商标品牌培育资源目录数据库”,精准对接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与柳州螺蛳粉、六堡茶、融安金桔等传统优势产业需求,形成“一产一策”培育机制。

以严格商标保护,护航品牌高质量发展。

在商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广西持续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的商标维权格局。广西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商标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对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商标、涉及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等知名商标的保护,严厉打击“傍名牌”等侵权行为,共查处商标侵权案237起。积极推进海外商标监管保护工作,发送《关于企业存在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告知函》26份,对113个有海外监测需求的广西企业商标开展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对经营主体发出知识产权风险提示,提高诉讼应对效率,累计帮助经营主体挽回经济损失近70万元,为本土商标品牌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以地理标志联农带农,激活“富民新密码”。

广西积极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地理标志+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全链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产值达759.6亿元,带动20万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百色芒果建成全国最大生产基地,品牌估值达106.5亿元。融安金桔标准化种植面积三年增长300%,产品溢价率超200%,形成“地标强企、品牌兴农、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闭环。数据显示,单品类地理标志带动县域经济增收超亿元的案例达15个,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力引擎。

以“地理标志+”跨界融合,开辟产业新赛道。

立足广西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创新构建“地理标志+文旅+产业+生态+文化”多维发展体系,通过桂林米粉“山水美食经济”、梧州六堡茶“千年茶船古道焕新工程”、钦州坭兴陶“非遗传承体验基地”、横县茉莉花“1+9芳香全产业链”等特色创新实践,实现地理标志产品从单一生产向文旅赋能、生态增值、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地理标志总量达213个,培育经营主体逾千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桂林米粉地理标志成功打造为中外游客游览甲天下山水的首选味蕾搭档。梧州六堡茶生态茶园面积达40.05万亩,年产六堡茶近4万吨,荣获“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TOP10”第4名。钦州坭兴陶累计建成非遗传承体验基地3个,2人获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茉莉花(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180.0亿元,累计带动就业超43万人,形成“一个地标激活一条产业链、一片产区带动一方经济”的融合发展范式,为跨行业协同振兴提供创新样板。

广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商标品牌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强化精准培育,加快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桂字号”品牌,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