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广西发布        2025-10-30 10:22: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16: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暄,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建元,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覃俊峰,介绍广西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巩光胜主持。

2025年广西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10月28日16: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李 暄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建元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覃俊峰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主持人:

巩光胜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16:00

巩光胜: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主要介绍广西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相关情况。

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暄先生,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建元先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覃俊峰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李暄先生作介绍。

16:01

李暄: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聚焦深化改革,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对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作出重点部署,连续5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任务、写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促成自治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省部共建”,印发共建方案和工作要点。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建立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A中心建设工作机制,为南A中心建设争取到首个国家部委支持的专项机制。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部署实施2025年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工作方案及推进计划,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若干措施》,市场监管局、教育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作。

我们聚焦创新发展,全面推动转化运用。搭建创新平台,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68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明专利占比超40%。实施人工智能、糖等产业专利导航项目90项,完成量超“十四五”目标任务3倍。截至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3.99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3.09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13%、117.37%,有效注册商标58.58万件,地理标志产品244个。实施“百校千项专利转化”行动,在全国首创设立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推动柳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与智联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入选全国首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实施“百个地理标志千家企业运用”行动,推动用标主体近2000家、地标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举办“专利赋力  AI赋能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启用全国首个涉重金属+AI专利池,成立关键金属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形成“关键金属+AI”融合产业生态。

我们聚焦权益保障,加强保护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平台建设,国家级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获批运行,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柳州、防城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6个。开展“守护知识产权”行动,执法力度持续加大,2024年以来查办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5万件,成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407件,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34人,法院系统受理案件1.14万件。全区专利商标行政保护案卷质量连续三年获全国通报表扬,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我们聚焦开放发展,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创新在RCEP国家全覆盖布局境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20个,创新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商学院,制定东盟知识产权治理联动机制,举办全国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基层培训和35场公益培训。实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护航工程项目、国际专利运营与转移转化项目,分别促成企业海外销售收入超30亿美元、新增营收2.13亿元。

广西知识产权成绩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强化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双向赋能,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更多高价值专利转化,加强侵权打击力度,打造面向东盟知识产权合作高地,为广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07

巩光胜:

感谢李暄先生的介绍,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6:08

国际在线记者:广西已连续5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任务,请问今年的核心任务和重点举措有哪些?

李暄: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自治区在连续5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党委深化改革任务基础上,核心任务是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好融入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期我们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若干措施》,在全国首创建立与版权、科技等14个部门“同题共答”协同机制。

一方面,聚焦纵向联通扩布局,支持在产业园区等功能区和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建设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创新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一体化”服务模式,延伸公共服务触角。

一方面,聚焦横向贯通成合力,联动多部门重点服务科技创新、中小企业、重点产业和乡村振兴,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力。以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创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即政府—产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用户/市场)七位一体专利转化模式为例,联合国内外顶尖学术团队、科研机构和技术应用企业合力攻关,有效突破有价金属提取率的技术瓶颈,变废为宝助力绿色建材产品对外出口,该做法入选全国第二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

第三,聚焦协同发力强效能,支持建设“知识产权+标准+检测+认证+计量+市场拓展”等多种基础支撑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各类资源,强化海外服务、金融服务、队伍建设,发挥“1+1>2”资源协同效用,优化公共服务运行。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10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我注意到,最近广西印发的《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特别提到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这些载体。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广西目前在推动这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

宋建元: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简单说,概念验证就是给实验室里“新想法”做“可行性体检”,解决的是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中试验证则是样品变产品的“实战预演”,打通的是成果转化进入规模化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自治区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高度重视。2021年,我区启动中试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中试基地建设方案和认定管理办法,截至今年年中,已建设认定自治区级中试基地70家,其中2家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中试基地已基本覆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实现“重点产业+各设区市”全覆盖,初步形成服务全区的机制灵活、供给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中试研究服务体系。据统计,2021—2024年,全区中试基地累计服务企业1606家,转化成果1273项,带动产业实现经济效益862.3亿元。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畅通“产学研资介”充分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2025年,我区启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认定工作,制定出台了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目前,依托区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已完成首批8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认定,将给予相应建设项目经费支持,鼓励各概念验证中心开展成果“原理验证、技术验证、产品验证、市场验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价值发现和前端赋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强我区多层次体系化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工作,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支撑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动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14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我关注到,广西在推动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协同联动方面,打出了一套特色“组合拳”,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覃俊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坚持以产业化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将技术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建设、“专精特新”培育与知识产权战略深度融合,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释放知识产权效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化专项项目,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支持。2025年,择优遴选广西飓芯科技高功率紫光氮化镓基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等41个项目,安排1.59亿元资金支持,推动知识产权从“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

二是建强制造业创新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完善创新平台管理体系,修订《广西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遴选考核及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建设。目前,全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565家;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7家;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2家,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专班、专员、专家“三位一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服务模式,构建国家、自治区、市三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5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9家、累计达38家;新评价创新型中小企业204家、累计达2008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水平。

四是推进专利优先审查,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围绕工信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专利优先审查推荐工作。2025年推荐20家企业共94项重点产业专利优先审查,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为产业创新注入新活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18

当代广西杂志社记者:当前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融合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请问广西在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李暄: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紧扣“不缺席、不落后”目标,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首先,构建协同发展体系。积极服务南A中心建设,全力促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门建立支持南A中心建设工作机制,通过专利优先审查、多模式审查、专利导航及强化海外保护等9项支持举措,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赋能和保护支撑,并在南A中心设立“AI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站”窗口。

其次,促进成果高效转化。重点聚焦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自治区党委明确的10项重点任务、5次领导小组会议和关键金属创新发展座谈会要求,以“项目落地”作为核心目标,创新采取“1+2+N”组合模式举办“专利赋力  AI赋能涉重金属专利对接活动”,精准收集技术创新需求70项,对接意向118个,促成签约项目20个,覆盖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全区11个涉重金属环境污染整治重点市县,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生态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第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首次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广西分会场活动为契机,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在全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宣传,涵盖280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我区知识产权事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21

巩光胜:

感谢发布人,现场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本场发布会前,我们在网络平台发布了预告,广泛收集广大网友对发布会关注的问题。网友很关注广西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我们挑选了其中2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现在代表网友提问。

网友“TTT”和网友“Sheesh”提问:广西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打击侵权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谢谢!

李暄:

感谢主持人的提问,也感谢广大网友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由我来回答网友的提问。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多维度、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是筑牢制度基础。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强化面向东盟为主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让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有策可循。

其次是织密协同护网。联合11个部门搭建四级风险防控体系、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法律服务联盟和信息服务平台联动保护体系,建立数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在柳州成立全国首个市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实现全领域、全链条协同覆盖。

再就是建强支撑平台。建设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4个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覆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为产业创新护航。

还有就是完善海外保护。在全国创新实践海外协同保护、风险防控、纠纷应对“三位一体”保护措施,境内搭建“总中心+分中心+海外维权工作站+海外观察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境外实现RCEP国家全覆盖建设20家知识产权服务站,帮助企业规避涉外知识产权风险200余起。

最后就是严打侵权行为。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今年来,共查办商标侵权案件749件、专利侵权假冒案件50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3件。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圣贤茶庄侵犯“三鹤”六堡茶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案例入选全国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近期,我们将发布一批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为企业规避风险、依法维权提供直观参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24

巩光胜:

感谢3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