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破壁增效 企业诉求落地有声
依托市场准入一体化平台,企业开办实现7个事项0.5个工作日零成本办结。
“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热心服务,从项目对接起便一路帮扶,让我们得以安心在北流落地建厂发展。”8月26日,玉商回归企业广西帝森红岸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宾为玉林市的营商环境点赞。
这是玉林市优化服务、强化帮扶的一个缩影。玉林市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政策扶持做“加法”、“放管服”改革做“减法”、创新服务做“乘法”、破除发展壁垒做“除法”,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玉林市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0.73万户,同比增长7.93%;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2.88万户,同比增长5.32%;截至7月底,玉林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45.22万户,总量位居全区第二,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96.42%,成为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力量。
做强“加法”聚产业
“我们在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抱团发展,带动更多商户入驻,共同做大香料产业。”广西香味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卞雪高兴地说。
卞雪来自山东省德州市,曾在北京经营香料零售生意10年。近几年,她把生意的重心放到玉林,主要为香料批发业务。在她看来,这里汇聚了国内外大客户,交易量大,发展机会更好。
玉林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中药材香料产业为特色支柱产业,打造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康养延伸的全链条发展模式,让玉林香料香飘四海。目前,玉林市从事中药材香料生产销售的经营主体达5000多户,带动25万余人就业。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香料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今年1月至7月,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新登记注册经营主体446户,目前入驻经营主体总量达1658户,物流港市场交易额今年预计突破400亿元。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品牌赋能。玉林市构建“玉林八角”“容县肉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玉林香料“图形”集体商标等品牌矩阵,强化品牌赋能,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广西玉林集祥香料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楷介绍,借助集体商标使用权,其公司今年新增四川、湖南等地订单,胡椒、香叶、八角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投资16亿元建设的玉林市香辛料产业园,吸引了上海宝立、山东香味浓、新飞达(山东)等大批知名企业签约入驻,共同开发预制菜调料、沉香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做优“减法”提效能
“真没想到这么快,开办企业的所有手续半天时间就办妥了,一分钱没花。”在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返乡创业的陈明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笑容满面地说,他计划在家乡投资香料生意。
玉林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市场准入一体化平台,实现企业开办7个事项0.5个工作日零成本办结,19个“一件事”专业窗口推动“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市场监管领域业务“一次提交、多部门共享”,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玉林市还开展“育苗扶壮—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提供年化率不高于0.5%的专项融资担保,今年以来新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41户,帮扶“个转企”121户;持续拓展6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功能,今年以来为2796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5.65亿元,为637户私营企业发放贷款15.17亿元,切实给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减负纾困。
做精“乘法”助创新
“在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今年6月7日我成功注册了‘韦丹迪’商标。”陆川县丹迪农副产品经营部老板韦丹迪表示,下一步将在香料产品包装上印上注册商标图案,为提高经营部香料知名度与增加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注入新动能,走品牌发展之路,把香料产业做优做强做大。
玉林市持续通过“1+30+300”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提供商标注册指导、专利转化、检验检测、维权援助等全链条服务,为民营企业创新保驾护航。今年上半年,全市质量服务“一站式”站点共为2410家企业提供质量服务2599次,解决专利转化、质量、技术等难题74个,为企业培训人员1286人次,为企业节约费用590.28万元。
同时,玉林市依托香料商会、中药材行业商会、专业市场等6个商标品牌指导站,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推动民营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转型。截至6月底,玉林市有效发明专利达2436件,同比增长12.15%,增长率位居广西第一;有效注册商标量达41511件,位列广西第四,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做好“除法”强保障
广西某房地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庞先生通过12345平台“经营主体专区”反映,因玉林本地政策空白无法办理“玉林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和“个人经纪职业证书”。玉林市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加速出台政策攻坚,于今年6月16日印发《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以及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工作的通知》,为企业解决难题。回访时,庞先生表示满意。
玉林市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的问题,从“解诉求”“促公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在诉求响应上,依托已建立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闭环处置机制,通过专人跟踪督办、定期回访核验,确保诉求受理、流转、办理、反馈全环节高效衔接。今年上半年,玉林市共受理经营主体诉求2092件,响应率、按时办结率均达100%,综合满意率90.65%,切实保障经营主体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公平的市场竞争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玉林市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新增政策措施开展全流程审查。今年以来,玉林市已对71项新增政策措施逐一排查,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地方保护、区域壁垒等影响公平竞争的内容,提出9项修改意见,有效破除市场隐性障碍,为民营企业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