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建设广西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的关键一年,我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将围绕自治区“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九张名片”创新发展思路,以加快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为主线,以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重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动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侵权与保护信用大数据,将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纳入广西社会信用系统,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水平。二是深入开展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围绕加强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针对网络交易平台、专业市场等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三是重点打击在新闻出版、文化娱乐、高新技术和农业领域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以及植物新品种的犯罪活动。突出打击印刷复制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以及假冒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犯罪。四是加强海关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依职权执法与依申请执法并重,强化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监督检查,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环境。五是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推动泛珠、粤桂琼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建立执法办案协作调度工作机制,开展中国—东盟博览会联合执法。六是提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业务服务能力,支持维权援助中心在地方重点产业、重点及大中小企业内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服务。
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试行)》,强化质量效益导向,促进专利申请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2017年我区累计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达50家。三是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通过无偿许可专利的方式,支持单位员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对接,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四是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生态环保产业、高性能新材料产业、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大健康产业开展专利导航 ,支持30家企业开展专利微导航试点、5-10个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五是开展专利密集型企业和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培育,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高新区建成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展示厅及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众创空间,支持“互联网+专利”融合发展。六是完善全区专利信息服务网络布局,建立8个市级专利信息服务网点,推进“1+8+N”的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的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七是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市、县、园区建设,新增10个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南宁市争取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八是深化商标富农工作,加强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运用和保护工作,加大培育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助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九是组织评审认定一批广西老字号,编印广西老字号专辑,引导扶持老字号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