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上午9时,“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编撰出版及普及”课题组组织专家和老师,走进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试讲教学活动。滨湖路小学五年级100多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滨湖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非常期待课题组带来知识产权知识
南宁二中生物老师黄永启首先以他近年拍摄中华秋沙鸭的照片和随笔文章为例导入著作权保护知识。黄老师介绍说,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可谓是“鸟类活化石”。 2016年12月,黄老师曾和几位南宁的观鸟爱好者一起到百色澄碧湖水库考察拍摄中华秋沙鸭。他们先选定了一处鸟儿经常来觅食、喝水、洗浴的地方,找好角度,架好相机,打好帐篷,耐心地等候中华秋沙鸭的到来。可是有时候苦苦等待了一整天,连鸟儿的踪影都看不到。经过好几次耐心观察,有一天黄老师终于如愿以偿——观察到中华秋沙鸭并拍摄到一组照片,这个过程还写了观鸟随笔。这些图文得到出版社约稿出版,自己的著作权成果得到应用和保护。当看到黄老师展示一张中华秋沙鸭在水库上空展翅飞翔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立即意识到了这张照片的价值。刘思成同学说,假如没有著作权保护,那么作者的劳动成果就无法得到体现,他的创作热情就会受到打击,新的知识就很难被创造出来。黄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南宁市的8种常见留鸟,当问到什么建筑和商标设计有鸟的元素,台下同学们相互交流后答道:鸟巢、中国国际航空的商标。
、知识产权资深专家、广西大学教授柯涛以双面玻璃擦为例向同学们讲述应用发明
接着,广西大学柯涛教授以几种发明的实物为例给同学们讲发明创造与专利权。柯教授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他美国、日本、英国、丹麦访学时特意购买的小物件,一步一步地解释组合法、联想法等不同发明创造方法的特点和运用,他几次告诉同学们,发明创造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权,它就近在我们身边,小学生也是万众创新的主体,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南宁二中生物老师黄永启以自己的观鸟作品为例向同学们介绍著作权知识
此次活动中,课题组还带来刚刚编写的《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读本》初稿样书(下称《读本》)与学生、老师座谈,听取他们对初稿编写的意见。刘思成同学建议在《读本》中嵌入一些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动漫视频;任可同学建议《读本》每个单元用不同的颜色做背景,这样看上去对比更鲜明;更多的同学则表示,《读本》中涉及的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应该通过漫画、案例、知识链接等形式,把内容讲得更活泼浅显一些。课题组负责人认真做了记录并表示把师生意见带回去,组织修改和丰富《读本》,让同学们爱上学习并善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
本次活动是2016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编撰出版及普及”(第九期)教学宣传活动,由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南宁恒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广西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张振球副处长、广西科技馆刘慧英副馆长参加活动,他们热情鼓励同学们多学习和应用知识产权知识,勤思考、多观察,大胆动手参加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