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稳步加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1-01-07 16:23:57

为促进南宁市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量质齐升,自2019年南宁市获批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1至11月,南宁市共申请“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6248件,同比增长25.81%。“三种专利”获授权10628件,同比增长68.94%。截至11月,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661件;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4件,同比增长9.41%,继续领跑广西。南宁市商标总量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目前总量占广西的近40%,居全区首位。

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推进

自2019年南宁市获批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政策融合、创新激励、工作措施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宁市相继出台了《南宁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2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南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撑。

2019年11月10日至12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共同承办的第九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发明展共组织700家重点企业的1200项专利产品参展。2020年11月7日,第十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宁开幕,南宁市30个发明创造项目参展,全方位展示了该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成果。

第九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成功举办

南宁市通过举办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论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先进制造专利技术投融资专场对接会,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精准服务。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和区域知识产权博览会,借助各类展会和活动展示南宁市发明创造产品、优质品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及各类知识产权领域服务产品,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和服务交易合作,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推动创新资源转化运用。

目前,南宁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1个,广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7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50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38家,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327家,广西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含培育机构)8家,广西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3家,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备案专利代理机构达34家。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020年6月23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举行“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南宁分中心”“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分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南宁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进一步提升全市专利权人的维权意识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激励发明创造、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近年来,南宁市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的帮扶力度,开通南宁市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热线,加大展会维权援助力度,先后入驻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教育装备展销会等多个大型展会开展巡查活动。

为加大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力度,南宁市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围绕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根据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与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指标百日攻坚实施方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更好地释放各类主体创新活力。

工作人员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活动

此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0年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等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侵犯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络销售行为的监测和排查,提高对案件线索的发现、识别能力,推进线上线下结合、产供销一体化执法,全链条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促进南宁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优化服务“知产”变“资产”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注重提升服务,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效能,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发展资本,破解南宁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融资难题,全力助推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南宁商标受理窗口设立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优化服务,坚持进行电子材料预审,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更新办事指南,增设微信预约、免费寄存、快递送达、绿色通道等多项便民措施;采取电话指导、现场演示等方式,协助申请人完成网上申请平台缴费工作,顺利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为便于申请人管理使用商标,南宁商标受理窗口还充分发挥绿色通道作用,在商标的变更、续展、转让、许可备案等后续业务中,由工作人员及时沟通,全程代为报送申请信息。今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南宁商标受理窗口共受理各类商标业务3815件,同比增长17.35%,受理量居全区第一。

针对以往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需要用设备、厂房等做抵押,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因“轻资产”甚至无资产、无抵质押物等无法正常融资,严重制约企业的创新发展问题,作为负责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府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较快实现市场价值。

2020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决定追增资金注入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将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更名为科技和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资金池,与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制定了《南宁市科技和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资金池实施方案》,通过多部门联合设立“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利用风险补偿资金打开知识产权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渠道,增加银行授信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品种,有效缓解科创型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