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协会概况
中国发明协会是在我国经济、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下,由134位著名人士联合倡议,经上级批准于1985年在北京成立的。参加联合倡议的有胡锦涛、倪志福、邹家华、王兆国、宋健、张劲夫、汪道涵等领导干部,有钱学森、黄家驷、金善宝、王大珩、严东生、张光斗、侯祥麟、沈鸿、武衡等当时的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还有王崇伦等发明家。倡议成立中国发明协会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聂荣臻同志在致协会成立大会的贺电中指出,中国发明协会的成立“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邓颖超同志为发明协会题写会名。李先念、姚依林、乌兰夫、方毅、陈慕华、王任重、胡乔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协会的成立大会,接见了与会的发明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方毅同志在成立大会上做重要讲话。彭真、方毅、严济慈、张爱萍、宋健为协会题词。协会成立后聂荣臻同志任名誉会长,武衡同志为会长(一、二、三届),倪志福同志为第四届全国理事会理事长。在2005年6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会议第一次全国理事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同志当选为理事长。王选、倪志福、聂力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二、宗旨
调动广大群众中蕴藏的发明创造积极性,引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发掘和支持发明创造人才,维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会员
分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目前,作为单位会员,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成立的发明协会及有关企、事业单位有40多个,重新登记的个人会员1800多人。个人会员中既有科学家、发明家,也有工矿企业中的技术革新能手和农村中包括乡镇企业中涌现出的能工巧匠、靠发明起家的农民。
四、活动
1.普及创造学知识,开发智力资源,在中小学中取得的成效尤其明显。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成立了发明创造学校,大力推进创造教育,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发明成果也陆续涌现。
2.举办大型发明成果展览,促进发明成果转化实施。每年举办一次国内的、四年举办一次国际的。国内展至今已举办了14届,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很受发明人和承办省市人民政府的欢迎。国际发明展已举办了四届。彭真、李先念、倪志福、乌兰夫、方毅、卢嘉锡、王丙乾、康克清、严济慈、宋健等均出席过展览会。
3.运用发明基金支持优秀发明项目(尤其是非职务发明)。每年都由专家严格选出一些项目,给以少量经费支持(犹如雪中送炭),使这些好项目能尽快得以应用,深受发明人的欢迎。
4.评选发明企业家。评选、表彰既是发明家,同时又是企业家的发明企业家,体现了正确的政策导向,对于促进发明创造,促进发明创造的转化实施具有积极意义。李鹏、罗干、何鲁丽、朱光亚、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过发明企业家表彰、颁奖大会。
5.组织发明人出国参展,既为发明人走向世界、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将优秀发明推向国际市场以及吸引外资合作开发、生产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6.维护发明者合法权益。如史丰收的发明权受到侵犯时,发明协会召开了“史丰收速算法问世29年座谈会”,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五、与境外的交流、合作
发明协会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等国际组织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发明协会还是IFIA的正式会员。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匈牙利、波兰、法国、摩洛哥等国的发明组织也保持着密切联系。上述国际组织及国家组织,对中国发明协会一直很友好,并且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与港澳台的发明组织的来往频繁,关系密切。
六、业务主管和挂靠单位
国家科技部是业务主管单位,全国总工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挂靠单位。日常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党团组织工作等归口国家知识产权局管理,办公用房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
七、中国发明协会历届领导成员名单:丁庆( 1986 年增补,到 1989 年 6 月免职)
副干事长